围场三文鱼循环水养殖基地正式投产,年供应苗种500万尾,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承德新闻网 阅读:10 2025-05-21 15:30:30 评论:0

近日,位于我国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围场三文鱼循环水养殖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三文鱼养殖产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保障我国三文鱼苗种供应,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围场三文鱼循环水养殖基地总投资约2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采用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该基地年供应苗种500万尾,预计年产量可达2000吨,为我国北方地区提供优质的三文鱼产品。

据了解,围场三文鱼循环水养殖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地采用节能环保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有效保护了当地的水环境。

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依赖,降低水资源消耗。其次,循环水养殖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成活率。此外,循环水养殖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围场三文鱼循环水养殖基地的投产,对我国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基地的建成有助于提高我国三文鱼养殖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基地的年供应苗种500万尾,将有效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三文鱼苗种供应紧张的问题,满足市场需求。

为保障基地的顺利运营,围场县 *** 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政策支持下,基地将不断完善养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同时,基地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三文鱼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此外,围场三文鱼循环水养殖基地还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渔业产业发展。通过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总之,围场三文鱼循环水养殖基地的投产,标志着我国三文鱼养殖产业迈上了新的征程。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三文鱼养殖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保障我国水产品供应、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集新闻传播、政策解读、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