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助力2.1万户脱贫致富

承德新闻网 阅读:4 2025-05-08 11:30:17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承德市积极探索“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模式不仅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还实现了年发电收益分红覆盖2.1万户,为承德市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承德市将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创新推出“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该模式以光伏发电为基础,将光伏板安装在农业大棚、农田等场所,实现农业与光伏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承德市的扶贫实践中,光伏发电与农业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光伏板与农业大棚相结合。在农业大棚顶部安装光伏板,既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又可为农作物提供遮阳、降温等环境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光伏板与农田相结合。在农田中安装光伏板,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降低农业用水、化肥等投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光伏板与养殖业相结合。在养殖场安装光伏板,既可为养殖场提供清洁能源,又可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为承德市带来了多重效益。首先,该模式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据统计,年发电收益分红覆盖2.1万户,为承德市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该模式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承德市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投资,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再次,该模式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可有效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为更好地推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承德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加强政策扶持。承德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光伏发电项目,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益。

2. 加强技术培训。承德市组织专家为农民提供光伏发电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3. 加强项目监管。承德市建立健全光伏发电项目监管机制,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

总之,“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为承德市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发展中,承德市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这一模式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活力。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集新闻传播、政策解读、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