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教育治理专项行动:斩断“乱收费”利益链
承德市教育治理专项行动:斩断“乱收费”利益链
政策背景与行动纲领
近年来,教育收费规范化成为国家教育治理的重点。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20〕5号),明确要求各地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保障群众利益。在此背景下,承德市积极响应,将教育收费治理纳入“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加强教育督导评估”等五项保障措施,为专项整治行动奠定了政策基础。
专项整治的核心目标与措施
此次承德市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两大核心:一是杜绝强制或变相收费,二是规范课后服务与公共资源管理。具体措施包括:
“七个严禁”划定红线
依据《东至县教育收费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实践经验,承德市明确禁止以任何形式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教育APP或收取课后服务费用。例如,学校不得以“智慧课堂”名义捆绑收费,或通过兴趣班、托管班等变相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全面清查与专项治理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率先启动收费情况清查工作,制定《教育行业公共资源管理领域专项行动方案》,重点排查教材采购、实训设备使用等环节的隐性收费问题。同时,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资源领域问题排查整治”,覆盖中小学至高校,确保不留死角。
治理行动的技术支撑与保障机制
为确保政策落地,承德市构建了“督导+投入+法治”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强化督导问责:借鉴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通报机制,承德将定期公布违规案例,对涉事单位“一票否决”,并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
经费保障透明化:通过优化财政拨款流程,确保教育经费直达基层学校,减少中间环节可能产生的挪用风险。这一举措被比喻为“教育资金的GPS定位”,确保每一分钱都用于学生发展。
法律与智库双驱动:联合地方教育智库,制定《教育依法行政指南》,为学校提供收费政策解读与合规操作培训,从源头降低“误收费”风险。
社会参与与长效治理
此次行动特别强调家校协同。市教育局开通“乱收费”举报平台,家长可通过线上渠道匿名提交证据,处理进度实时可查。某区试点“家长监督员”制度,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财务公开会议,形成“阳光账本”。此外,承德市计划将收费合规性纳入学校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校长绩效、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如同“教育质量的体温计”,持续监测治理成效。
未来展望:从治标到治本
承德市的专项整治不仅是“刮骨疗毒”式的短期整改,更致力于构建长效机制。下一步,该市将探索“教育收费信用档案”,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信用等级低的单位将面临重点监管。这一设计被类比为“教育领域的征信系统”,通过数据化手段推动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