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年产值突破80亿元
近年来,我国在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有效解决了矿山企业尾矿处理难题,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近日,这一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年产值突破80亿元,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又一亮点。
尾矿,即矿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和废渣,长期以来被视为“无价之宝”。然而,由于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金属、非金属等资源,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浪费宝贵的矿产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研发出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尾矿选矿技术:通过对尾矿进行物理、化学等处理,提取其中的有价金属,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尾矿固化技术:将尾矿与水泥、粉煤灰等材料混合,制成环保型建筑材料,实现尾矿资源化。
3. 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将尾矿用于道路建设、土地复垦等领域,实现尾矿的循环利用。
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在上述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而成。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该技术,尾矿中的有价金属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
2. 减少环境污染:与传统尾矿堆存方式相比,该技术可将尾矿转化为环保型建筑材料,降低环境污染。
3. 增加经济效益:年产值突破80亿元,为矿山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 推动产业发展: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推动我国矿山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据悉,这项技术已在我国多个矿山企业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推广,我国尾矿资源化利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我国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我国矿山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